点击阅读英文原文
研究人员警告称,中国旨在推动大学走向世界一流的“双一流”计划已经产生了“负面影响”,这可能使它与最初的政策目标脱钩。
根据一项发表于《高等教育》(成人VR视频)的,针对财务报表的分析以及对行业领袖的采访显示,资金不平衡加剧了东部富裕地区大学与相对落后地区“中西部”大学间的差距。例如,位于北京的清华大学的预算是位于甘肃的兰州大学的6倍,尽管两所高校都进入了“双一流”计划。
这项研究称,精英机构利用其财务优势从资源匮乏的机构中“挖走”才华横溢的学者,从而导致学术人才从西部流向东部。
对国家资金的竞争还导致大学管理者关闭“弱势”课程,并采取诸如雇用“影子学者”之类的做法来增加引文次数。
启动于2017年的“双一流”计划由42所“世界一流”大学组成,涵盖108个“世界一流”学科。它取代了自1990年代启动的两项类似举措。总体来说,这些努力成功地推动了中国高校在世界大学排名中表现,清华大学今年首次进入世界大学排名前20位。
“双一流”计划给高校带来提升排名重要指标的压力,并为能够实现的机构提供丰厚的经济回报。基于资金和纯粹的政治力量足以打造世界一流高校这一“深层假设”,中国已经在该项目上投资数十亿美元。
然而,这篇论文认为,高校课程设置的多样性和机构之间的平等已经受到损害。
来自上海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和伦敦大学学院的研究人员采访了东部、中部和西部“双一流”高校的决策者,以比较区域差异。
来自中部大学的受访者称:“精英大学正在变得越来越强大,而其他大学则处于劣势。”
来自西部大学的一位受访者表示:“东部省份的研究型大学对我们构成了最大威胁”,并补充说,在过去的10年间,该机构有多达100名教授被“挖走”。尽管教育部不认可这种做法,但也没有进行阻止。一些省份将其人事预算的80%留给从竞争机构“争取”教授。
在一定期限内要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压力,也促使高校从“影子学者”那里购买“现成的知识”,这意味着聘用研究生阶段研究人员或持短期合同的兼职人员来产出英文期刊引文。他们之所以被称为“影子”学者,是因为他们通常不在校园中。
来自东部大学的一位受访者说,高校“对年轻学者的成长过程不感兴趣,也没有耐心”。
对科学领域也存在明显偏爱——不仅是拥有高引文率的领域,而且也排除了那些政治性的或有争议的领域。在“双一流”学科的465个院系或课程中,有359个(77%)与厂罢贰惭领域相关。
由于资金可能针对特定学科,因此一些高校选择关闭“弱势”院系或课程,以“挤进” 一流课程名单。
受访高校之一完全关闭了其教育学院。据其工作人员介绍,这个“牺牲”是为了使大学“更强大”,从而更有可能吸引国家资助。
但是,教育专家们担心,从长远来看,“这种策略将使大学变得更弱而不是更强”,而且将“损害人文教育”,并将“为学生提供更少选择”。
joyce.lau@timeshighereducation.com
本文由Liu Jing为泰晤士高等教育翻译。